性別說文解字─家後

(大葉性平文字第0990003號)

  「…阮將青春嫁置恁兜,阮對少年跟你跟甲老,…阮的一生獻乎恁兜,…等待返去的時陣若到,我會讓你先走,…因為我會嘸甘,放你為我目屎流。」相信有在留意閩南語流行歌曲的人,對前面的歌詞和旋律應該不會陌生,這正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台語歌:「家後」。
  由樂壇奇才鄭進一作詞作曲,閩南語歌天后江蕙主唱,透過江蕙優美動人歌聲的詮釋,餘音繞樑,一度也令我忍不住學著唱,愛不釋「口」。唱著唱著,自己敏銳的性別意識使我隱約覺得「家後」的歌名及歌詞涵意,似乎透露著一些關乎性別問題的訊息。
  我好奇地上網瀏覽,想更進一步瞭解這首歌的來龍去脈,查出其歌名的詞意及源由。家後是閩南語詞,它的意思是指「妻子」。早期禮教謹嚴,婦人被規定居於內室,不輕易拋頭露面。大戶人家,四合院宅第,內室多在最後,因此衍生出以「家後」一詞作為對外稱呼妻子的自謙詞。與時下常見的「牽手」一詞不同的是,牽手是台灣原住民平埔族稱呼妻子之詞,後亦廣為漢人所使用。「家後」起始於台灣本地鄉紳大戶,帶有中國人謙遜、隱而不張揚的文化特性,「牽手」則流露出原住民的自然率真。
  我還在網上意外地搜尋到這首歌的背景故事,標題是:「她嫁進他家門時十六歲,他五歲」,故事的發展坐實了標題預埋無奈女子宿命的伏筆;「家後」的犧牲真是令人感動,賺人熱淚!故事的結局總算是圓滿收場,一個賢妻典型,配上知情重義的丈夫,終究證成了一段貼合中國傳統婚姻價值觀的感人情節,適足以完全掩蓋了婦女的辛酸宿命結構。再看看網路上的評論,清一色的「感動」、「讚揚」、「歌頌」婦德,竟聽不到一絲「異音」,似乎沒人反省如此令人感動的故事,原是用整個社會供奉給女人的「牌坊」換來的。
  婦女必須躲藏在家「後」,以彰顯男人的謙遜,同義詞如「拙」荊、「賤」內等,也都是傳統大男人慣於用來對外稱呼妻子的代名詞。男人有權如此「謙虛」的自貶妻子,象徵著女人只是男人可以隨意操弄對待的附屬品。
  也許有人會辯稱,家後就是家庭的「後盾」,妻子善盡相夫教子之責,讓夫君在外無後顧之憂,有何不好?這使我想起一句熟稔佳話:「一個成功的男人,背後一定有一個偉大的女人。」是的,女人經常很偉大地成就男人,但是男人的偉大成就經常是建立在女人無怨無悔的犧牲奉獻之上,鞏固父權結構的社會怎能不極力稱頌這樣的賢妻?!並藉此立下典範,供人景從,好讓既得利益的男人,由於穩定的社會秩序,繼續享有特權。然而隱藏在此社會系統背後的現象,卻是女性淪為歌頌傳統婚姻觀下的祭品,女人在這種牢不可破的宿命結構裏,永遠都該只是認命的「油麻菜籽」!?   我還是欣賞原住民以「牽手」稱呼妻子,因為牽手是「平行」的,相互尊重的,而且同甘共苦,真情流露。「…牽妳的手,行咱的路,牽妳的手,嘸驚艱苦…」這樣的歌,其中沒有宰制,卻也同樣感人。



資料來源:

王世哲─高雄縣仁武高中校務主任
(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)


↑TOP↑